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H1509船(“愛達·花城號”)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2號船塢內實現了全船貫通,標志著中國船舶工業在初步掌握設計建造關鍵核心技術的同時,向著系列化、精益化和高效化建造的大型郵輪2.0目標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
作為全球最大、最復雜的單體機電產品,大型郵輪的設計和建造是高度系統化、集成化的巨系統工程,其線纜布置十分復雜。以一艘郵輪為例,其零件數量高達2500萬個以上,而郵輪內部的電纜長度更是驚人地達到4600公里以上。4600公里電纜如同神經脈絡般密布船體,足夠繞行北京六環近30圈。
船用線纜作為船舶配套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技術水平與產品質量直接影響船舶整體性能。國產大型郵輪的高標準建造需求,正推動線纜行業加快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的步伐。在此背景下,2025中國(山東)國際線纜/線材工業及智能制造展覽會將于2025年5月28日-30日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啟幕。本屆展會以“齊魯智纜,線接未來”為主題,誠邀全球線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聚齊魯,共探技術前沿、共享市場機遇、共繪產業藍圖。
山東作為中國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省份之一,2024年線纜產業規模已突破2000億元,擁有青島、濟南、煙臺三大國家級線纜產業基地,集聚了海爾、中天科技、特變電工等龍頭企業。依托山東半島的港口優勢(青島港、煙臺港年吞吐量超6億噸),這里不僅是日韓、東南亞市場的橋頭堡,更是參與“一帶一路”國際產能合作的核心樞紐。
山東省政府出臺《高端裝備制造業2025行動計劃》,明確提出對線纜材料創新(如船用無鹵阻燃材料)、智能制造(數字孿生工廠)等領域給予最高30%的研發補貼,為參展企業提供技術與市場轉化的雙重助力。
2025中國(山東)國際線纜/線材工業及智能制造展覽會聚焦高端應用場景,鏈接千億級增量市場。以國產大型郵輪為代表的超級工程,對線纜技術提出嚴苛要求。協助供應商精準匹配船舶、海上風電、深水機器人等高端場景需求。
智能制造全鏈展示,驅動產業效率革命。展會通過完整呈現從研發設計、柔性生產到智慧運維的全鏈條解決方案,為產業效率革命提供系統性賦能。智能設計體系:展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協同平臺,打通從需求分析到工藝優化的全流程數據閉環,助力企業實現“設計即制造”的效能躍升; 柔性生產系統:集成高精度傳感、自適應控制等前沿技術,推出可兼容多品類、小批量訂單的智能產線方案,破解傳統制造換型慢、損耗高的痛點; 智慧質量中樞:構建AI驅動的實時監測網絡,通過多維數據融合分析實現質量隱患毫秒級預警,推動行業品控標準從“事后檢驗”向“全程零缺陷”跨越。
從國產郵輪的“鋼鐵經脈”到全球智造的“神經網絡”,線纜產業正站在技術革命與市場爆發的交匯點。,2025中國(山東)國際線纜/線材工業及智能制造展覽會不僅是產品展示的窗口,更是思想碰撞、資源聚合、生態共建的行業盛會。誠邀全球同仁攜手,以山東為支點,撬動智能制造的無限可能! 搶占先機,即刻報名!讓我們在黃海之濱,共寫線纜產業的輝煌篇章!